上周末在银河广场闲逛时,偶然发现新开的沉浸式餐厅《美妙星域》。透过全息玻璃窗看到漂浮的星云投影和穿着宇航服的侍应生,我攥着刚发的季度奖金,抬脚就跨进了自动气闸门。
前厅的陨石接待台泛着幽蓝冷光,服务员递来的菜单是块半透明晶石板。指尖划过「人马座特调」「蟹状星云刺身拼盘」这些菜名时,隔壁桌的小女孩正用引力叉卷起一团发光的面条,悬浮汤汁顺着叉尖滴落半空,又被桌面引力场瞬间回收。
本想点招牌菜「超新星爆炸锅」,却被服务员善意劝阻:「第一次来建议从温和的暗物质料理开始」。最后选了安全系数五星的「星际移民套餐」,包含:
当悬浮餐盘托着冒冷气的沙拉降落在面前时,我学着邻桌用磁力勺舀起一撮「火星土壤」。矿物脆片在舌尖炸开的瞬间,竟尝到类似花椒与海盐的混合滋味,后调带着奇异的金属回甘。
菜品 | 温度 | 口感层次 | 饱腹指数 |
---|---|---|---|
火星土壤沙拉 | 4℃ | 脆→麻→咸→甜 | ★☆☆☆☆ |
环形山焗饭 | 78℃ | 糯→鲜→微苦→奶香 | ★★★☆☆ |
液态氧特饮 | -196℃ | 刺激→清冽→回甘 | ★☆☆☆☆ |
主菜的火山岩容器里,乳白色岩浆包裹着黑色米粒。侍应生提醒要「垂直向下挖掘」,勺子触底时突然「咔嗒」弹起块炙热的陨石状物体——后来查《星际美食年鉴》才知道,这是用液氮急冻再高温炙烤的太空牛肉。
洗手间偶遇对老夫妇的对话很有意思:「这月球饭比我68年在海南吃的鸡饭还香」「可不是么,听说主厨把金星酸雨当醋用」。后来在等候区的《银河料理手记》里看到,餐厅确实收集了12个星系的天然调味料。
结账时收银台弹出个全息问题:「请为您的用餐体验选择最匹配的星云类型」。我随手点了螺旋星云,结果账单优惠了11.7%——后来看《太空消费心理学》才知道,这是根据顾客选择分析消费性格的隐藏福利。
走出餐厅已是深夜,银河广场的霓虹在天幕投射出猎户座腰带。摸着还在微微发烫的胃部,突然想起液态氧特饮杯底刻着的那行小字:「所有星际旅行者,最终都在味蕾里找到故乡」。
2025-08-20 15:38:39
2025-08-20 15:38:19
2025-08-20 15:35:42
2025-08-20 15:33:43
2025-08-20 15:32:16
2025-08-20 15:28:43
2025-08-20 15:25:02
2025-08-20 15:24: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