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去年在咖啡馆看到邻桌的小姐姐,她左手拿着奶茶,右手在手机上点点划划,屏幕里五颜六色的小生物蹦蹦跳跳。这种「单手就能玩」的魔力,正是我们要在《萌兽不要停》里实现的。游戏的核心玩法用三个字就能说清——点、拖、合。
操作次数 |
1次点击=1颗蛋 |
3次合成=新形态 |
5连击触发彩虹特效 |
我们在测试时发现,玩家平均每2.7秒就会露出「哇」的表情。秘密在于每次合成时的三段式反馈:手指拖动时的橡皮筋效果、碰撞时的果冻Q弹、进化成功时从屏幕边缘溅出的彩色纸屑。
上周去动物园观察树懒时突然想到——为什么不能有会发射松果炮弹的树懒萌兽?于是我们的设计团队给每个物种都编了三幕剧式的背景故事:
长按任意萌兽3秒钟,会触发隐藏小剧场。比如电气鼠会掏出小本本写日记,火焰狐会对着镜子整理发型。这些设计参考了《动物森友会》的细节处理方式,让每个角色都像真实存在的小伙伴。
属性类型 | 代表角色 |
自然系 | 蒲公英狮(攻击带花粉特效) |
机械系 | 齿轮熊(移动时有发条声响) |
神秘系 | 月光水母(夜间会自动发光) |
试玩版上线时,有个玩家凌晨3点给我发消息:「你们是不是在合成音效里加了?」其实秘诀在于多维度进度条设计:
我们特意降低了日常操作门槛,即使三天不上线,回归时能看到萌兽们自己排练了欢迎舞。这种设计灵感来源于《旅行青蛙》,但增加了自动化剧情推进机制——离线期间萌兽们会自主探索,带回意想不到的纪念品。
在超市排队结账时,经常看到有人互相展示手机:「你看我的火焰狐会转圈圈!」于是我们设计了非强制性的社交系统:
就像小区里总有几位养花达人会主动分享栽培经验,游戏里的高阶玩家能通过导师系统获得稀有装饰。这种设计参考了《星露谷物语》的社区氛围,让单机体验自然过渡到轻度社交。
测试阶段有个意外发现:玩家自发组织「萌兽主题便当大赛」。这启发了我们开发AR照相功能,让虚拟萌兽可以出现在现实场景中。现在你家的猫主子可能会和屏幕里的机械猫大眼瞪小眼哦!
最近在重玩《纪念碑谷》时获得启发,计划加入空间折叠式的特殊关卡。想象一下,当你的萌兽突然从手机边缘「掉」出来,又顺着wifi信号「爬」进朋友的设备里——这种打破次元壁的惊喜感,正是我们想带给玩家的。
雨滴敲打着咖啡馆的玻璃窗,我望着窗外行人伞面上跳动的水珠,突然想到:或许下一只新萌兽应该是个戴着荷叶帽的雨天精灵?
2025-09-13 16:47:20
2025-09-13 12:06:55
2025-09-12 23:49:03
2025-09-12 22:42:20
2025-09-12 17:39:26
2025-09-12 08:05:51
2025-09-11 22:34:21
2025-09-05 18:01: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