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梅雨季,我看着自家发霉的飘窗台,突然萌生了个疯狂念头——为什么不把家居改造变成真人闯关游戏?记得当时茶几上还留着咖啡渍,我用手指蘸着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流程图,这个随性的涂鸦竟成了现在游戏的核心框架。

带着初稿走访了23个朋友家,发现三个有趣现象:
| 痛点排名 | 空间类型 | 改造意愿指数 |
| 1 | 多功能玄关 | 89% |
| 2 | 可变客厅 | 76% |
在建材市场偶遇的张阿姨给了我关键启发。她拿着手机里孙女的涂鸦问:"能把这个彩虹门实现吗?"这句话让我顿悟——设计应该像游乐场,而不是博物馆。
我们开发了可拆卸模块系统:
玩家@咖啡师小王用这个系统,把8㎡出租屋改出咖啡角+健身区+临时客房三重功能,改造视频获得12万点赞。
参考了《游戏化设计思维》中的心流理论,我们设计了三阶反馈系统:
上周的飘窗改造挑战赛中,参赛者互相支招的场景特别有趣。李小姐的猫爬架方案被6个陌生人完善,最终作品登上本地家居杂志。
在城中村收集到的手工门帘、旧物改造案例,我们都转化成灵感卡片存入系统。目前数据库已有3000+真实案例,像中药铺的药柜般分类陈列。
| 灵感类型 | 采集渠道 | 激活次数 |
| 旧物改造 | 跳蚤市场 | 1423次 |
| 收纳妙招 | 家政阿姨 | 897次 |
最初设计的积分商城反响平平,直到玩家自发发起改造认证官活动。现在每个季度由用户投票选出10位认证设计师,他们的方案会获得建材品牌赞助落地。
最近收到最暖心的反馈,是退休教师陈伯伯寄来的手写信:"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当上设计师,我家玄关现在每天都有邻居来打卡。"信纸上还粘着块他自制的木纹拼花地板边角料。
窗外的梧桐叶开始泛黄时,我们的用户共创社区突破了10万人。建材商老周最近在研究可食用墙面涂料,说是要给幼儿园改造项目用。而我在盘算着,要不要在系统里加个雨天特别挑战——毕竟最初的那个梅雨季,给了我这么美好的开始。
2025-11-06 13:27:31
2025-11-06 13:27:05
2025-11-06 13:26:56
2025-11-06 13:25:38
2025-11-06 13:24:57
2025-11-06 13:24:47
2025-11-06 13:21:40
2025-11-06 13:21: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