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接触贵阳捉鸡麻将,是在老城区的巷子里。隔壁王嬢嬢家的木桌子常年支着牌局,清脆的碰牌声混着折耳根蘸水的香气飘到街上。那天我凑过去看热闹,只见她们喊着"板子龙""公鸡下蛋"的方言术语,手里的牌像变魔术似的翻飞——从此我便入了这个"血战到底"的江湖。

别以为会打四川麻将就能横行贵阳牌桌,这里的规则就像丝娃娃的蘸水,看着简单实则暗藏玄机。
| 特殊牌型 | 得分规则 | 方言叫法 |
| 杠上开花 | 基础分×2 | 放火炮 |
| 抢杠胡 | 杠家包三家 | 逮到杠子 |
| 全求人 | 最后一张手牌 | 光脚板 |
在喷水池边打牌的刘叔说过:"不会捉鸡的麻友,就像没放辣椒的肠旺面。"
花果园的嬢嬢们常说:"听得懂行话,才上得倒牌桌。"这些暗语可比摩斯密码还精彩:
当听到"甩张子",意思是故意打生张;"卡二条"专指听边张的险招;要是谁喊"摆龙门阵",可得小心他在做大局。
在大十字天桥下摆残局的老周透露过三句真言:
早杠还是晚杠?这得看手里有没有"通行证"(杠后补的牌)。有次我捏着四个发财不敢开杠,就怕给人送"鸡饲料"。
三不打"原则:上家碰过的花色不打,下家刚杠过的数字不打,连续三圈出现的生张不打。
去年在青岩古镇的牌局让我长了记性——当时手握三张鸡牌贪心等自摸,结果被对家截胡,赔了双倍鸡分不说,还请大家吃了顿状元蹄。
现在每次摸牌前,总会想起甲秀楼茶馆老板的忠告:"打捉鸡要像炒辣子鸡,火候到了就要起锅,等久了就糊啦!"窗外的南明河水静静流淌,牌桌上的故事永远鲜活。码好手里的牌,听着熟悉的"丁丁""拖拉机"的叫法,下一局又要开始了...
2025-11-18 23:57:49
2025-11-18 23:56:38
2025-11-18 23:56:17
2025-11-18 23:56:16
2025-11-18 23:54:52
2025-11-18 23:53:30
2025-11-18 23:53:20
2025-11-18 23:51: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