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朋友推荐了一款叫“猎码计划”的招聘平台,说是效率特别高,但我这人有选择困难症,总得把产品扒个底朝天才敢用。今天我就从六个维度带大家看看,这个主打“高效招聘”的平台到底值不值得用。

注册时系统让我勾选了十几种技术栈偏好,从Java到Rust都有选项。实际发布Python后端工程师岗位时,第二天就收到了12份匹配简历,其中有3份特别标注了“高适配”标签。不过有个bug——候选人的Github项目链接点不开,这点不如拉勾网直接嵌入作品集方便。
| 功能项 | 猎码计划 | BOSS直聘 | 猎聘 |
| AI简历匹配 | 支持代码库扫描 | 基础标签匹配 | 人工+算法 |
| 响应速度 | 2小时内(工作日) | 即时沟通 | 24小时 |
用自家程序员的话说:“这平台对技术型岗位确实友好,但产品经理可能会疯。”实测发现三个槽点:
我做了个实验:同时在三个平台发布全栈开发工程师岗位。数据对比很有意思:
| 平台 | 24小时反馈量 | 有效简历率 | 到面率 |
| 猎码计划 | 18份 | 73% | 41% |
| 某传统平台 | 32份 | 28% | 17% |
虽然总量少点,但质量确实能打。不过要注意他们的“高匹配”算法标准——只要技术栈重合度≥65%就算,对于需要特定框架的岗位还得人工筛选。
查了他们官网的隐私政策,发现两个亮点:
不过有个细节让我犹豫——平台要读取GitHub年度报告权限,这点在《中国互联网招聘安全白皮书》里属于敏感权限范畴。
表面看会员费比猎聘便宜30%,但要注意这些隐藏项:
周三下午3点测试客服响应:
对比某头部平台的7×24小时服务,这点确实有待改进。不过他们有个绝招——遇到技术问题可以直接联系工程师,这点对技术岗招聘倒是实用。
测试完正好收到猎码计划的续费提醒,窗外的晚霞把电脑屏幕染成橘红色。朋友发来消息说他们团队已经用这个平台招到了三个核心开发,而我文档里还躺着六个没来得及处理的候选人简历...
2025-10-28 13:09:08
2025-10-28 13:09:00
2025-10-28 13:08:50
2025-10-28 13:08:43
2025-10-28 13:06:21
2025-10-28 13:06:00
2025-10-28 13:02:49
2025-10-28 13:01: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