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个月在咖啡店看见邻桌小朋友用指尖在手机屏幕上快速点击时,我突然想到:为什么不把这种本能的指尖舞蹈做成游戏呢?于是就有了《D×2》这个让字母D在不同维度间跳跃的创意。
那天我在餐巾纸上画了个D字形小人,发现它圆润的弧线特别适合做跳跃动作。于是决定用短按(0.2秒内)控制水平跳跃,长按(0.5秒)触发垂直弹射。就像弹橡皮筋那样,按得越久跳得越高。
操作类型 | 响应时间 | 跳跃高度 |
轻触 | 0.1秒 | 1.2倍角色身高 |
标准点击 | 0.2秒 | 2倍角色身高 |
蓄力跳跃 | 0.5秒 | 3.5倍角色身高 |
为了让二维空间活起来,我设计了三种特殊平台:
有次看地铁里玩节奏大师的姑娘给了我灵感。把障碍物设置成可视化的音乐节拍:
测试时发现,当BPM达到120时,玩家失误率会下降18%——原来我们的身体真的会跟着节奏律动。
金币被设计成字母D的侧脸轮廓,收集时会有类似硬币旋转的「叮铃」声。但有个隐藏机制:连续收集5个金币后,第6个会变成会爆炸的虚假金币,这个设计让很多资深玩家又爱又恨。
参考《Minecraft》的世界生成算法,我做了个动态难度调节器:
就像小区门口总在变位置的煎饼摊,既熟悉又保持新鲜感。
为了控制单局时长,我设置了三分钟自动存档点系统。就像读书时夹书签,下次打开可以直接从最近的彩虹门继续。但有个代价——存档时的金币会减少20%,这个取舍让很多上班族玩家直呼真实。
现在每次路过游戏展会,看到有人低着头疯狂点击屏幕,指尖在屏幕上跳着熟悉的D字舞步,就知道他们又在挑战那个会旋转的镜像桥了。吧台咖啡机发出蒸汽声,和游戏里的跳跃音效意外地合拍。
2025-07-30 17:17:40
2025-07-30 17:16:22
2025-07-30 17:15:49
2025-07-30 17:15:07
2025-07-30 17:14:39
2025-07-30 17:14:31
2025-07-30 17:13:19
2025-07-30 17:13: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