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我第三次听见刺耳的警报声在实验室炸响时,沾着汗水的校服衬衫已经贴在后背上。通风橱里飘出的淡黄色气体带着刺鼻味道,操作台上的六个烧杯像在嘲笑我的无能——硫磺色的3号杯冒着气泡,装着银色金属的1号杯正在腐蚀托盘,而贴着骷髅头标志的5号氯气杯已经开始泄露...

掏出皱巴巴的《实验室守则》,我用美工刀划开被胶水粘住的第13页,突然明白这个谜题根本不是简单的排序游戏。三个关键元素藏着致命陷阱:
| 元素 | 符号 | 烧杯特征 | pH值 | 危险等级 |
| 钠 | Na | 银白色金属块 | 14(强碱) | ⚠️遇水爆炸 |
| 硫 | S | 黄色粉末 | 1.5(弱酸) | ⚠️产生有毒气体 |
| 氯 | Cl | 黄绿色气体 | <1(强酸) | ☠️直接致命 |
当我把5号杯卡进卡槽时,通风系统突然启动的嗡鸣声吓得我差点打翻盐酸瓶。但这次警报器安静如鸡——安全门上的电子屏开始滚动化学方程式:2NaOH + H2SO4 → Na2SO4 + 2H2O
当安全门缓缓升起时,我闻到走廊飘来的福尔马林味道——教导主任举着解剖剪的身影在拐角处一闪而过。抓紧书包带快步向前,第四章生物标本室的冷冻柜正在发出规律的敲击声...
2025-11-02 15:40:48
2025-11-02 15:32:46
2025-11-02 15:31:47
2025-11-02 15:20:28
2025-11-02 08:20:17
2025-11-01 17:48:02
2025-11-01 17:33:01
2025-11-01 16:38: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