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刚开始玩《七雄纷争》那会儿,我守着巴掌大的城池,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敌军标记,手心里全是汗。现在我的铁骑已经踏遍中原,但那些摸着石头过河的日子,真值得好好说道说道。

有次隔壁老王的军队半夜偷袭,我的城墙硬是扛了三天三夜。后来他找我喝酒时还念叨:"你那破城怎么跟铁桶似的?"
| 防御设施 | 材料消耗 | 防御值 |
| 夯土城墙 | 木材300/石料200 | +150 |
| 包砖城墙 | 铁锭50/石料500 | +320 |
| 三弓床弩 | 青铜200/牛筋30 | 对重甲+45% |
敌军撞开城门那刻,我的人马早就备好三件套:滚木堆在门洞两侧,热油锅架在城楼,精锐枪兵卡住街道拐角。这招在桂陵之战坑过魏国精锐骑兵。
有年大旱,我的粮仓却堆得冒尖。秘诀就是让经济链像织布机般运转:
粮仓和市集要像血管一样连接,我的都城布局是这样的:
[码头]-[粮仓]-[市集]-[工坊] ↘[兵营]↖ ↖[冶铁场]
春耕时减三成田赋,秋收后加征商税。遇到灾年开仓放粮,民心值能涨20点。《商君书》里说的"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"真不是盖的。
我的精锐部队"玄甲营"让各国闻风丧胆,但训练他们可费老劲了:
上次对阵赵国的战车部队,我让轻骑兵带着火油罐绕后,重甲兵顶着大盾往前推。那场面,跟烧蚂蚁窝似的。
相国公孙衍最近老往边境跑,我转头就把他的门客安插到治粟衙门。朝会时故意把女儿许配给将军蒙骜,看着那帮文臣武将眼神乱飘,就知道这平衡术奏效了。
深夜批奏折时,忽然想起《韩非子》说的"术以知奸",顺手把几个郡守的调令改了。第二天御史大夫来汇报黄河水患,我盯着他靴子上的新泥巴,心里门清。
上次联盟打函谷关,我们六个玩家约好寅时点火把为号。结果楚国那小子提前两个时辰发动,气得我直接带兵抄了他老巢。现在地图上还留着被烧焦的郢都城墙呢。
最近正跟燕国玩家玩"远交近攻",表面上送他五百匹战马,暗地里资助山戎部落闹事。昨天他发来联姻请求,我反手就给齐国公主送了凤冠霞帔。
宫灯里的蜡烛啪地爆了个灯花,城外传来打更声。摊开羊皮地图,手指划过刚打下的陶郡,明天又要和秦国使臣扯皮边境线。这乱世啊,就像围棋盘似的,总得有人来落最后一子。
2025-11-07 13:46:14
2025-11-07 13:46:07
2025-11-07 13:45:36
2025-11-07 13:45:21
2025-11-07 13:45:10
2025-11-07 13:44:57
2025-11-07 13:43:04
2025-11-07 13:42: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