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三凌晨两点,我第27次按下F5刷新游戏场景时,看着编辑器里逐渐稳定的60帧画面,突然想起三年前刚接触PitzMaker时,那个连材质球合并都不会的新手。这些年踩过的坑、熬过的夜,都变成现在要分享给你的这些实战经验。

记得去年给表弟演示游戏时,他那台2015年的笔记本在加载我的关卡时卡得像幻灯片。当时我意识到,优化不是炫技,而是对玩家的尊重。
| 优化前帧率 | 优化后帧率 | 内存占用变化 |
| 32fps | 57fps | 1.2GB→860MB |
有次看女友试玩,她对着装备栏犹豫了5秒才点下去。那次观察让我明白,好的UI应该像空气一样存在。
去年在游戏展上,有个玩家戴着耳机突然转头,他说听见了背后NPC的脚步声。那一刻我知道音效做对了。
和海外玩家联机测试时,300ms的延迟让战斗像在演慢动作。经过三个月调试,现在200ms内基本感知不到延迟。
窗外的鸟开始叫了,保存好今天的修改版本。这些在深夜调试出的方案,或许能让某个玩家的游戏时光更加美好。打开冰箱拿出气泡水,冰镇过的铝罐表面结着水珠,就像刚优化完的代码般清爽透亮。
2025-11-15 19:38:03
2025-11-15 19:16:24
2025-11-15 19:09:28
2025-11-15 18:54:13
2025-11-15 17:34:55
2025-11-15 17:15:14
2025-11-15 16:24:37
2025-11-15 14:12: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