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的城市街头,警笛声划破寂静。老张握着方向盘的手心全是汗,车载电台里传来指挥中心急促的调度:"所有单位注意,建设路交叉口出现群体暴力事件,涉事人员出现异常攻击行为..."这是他执勤二十年从未见过的场面。
2023年夏,某沿海城市接连发生数十起特殊事件。目击者描述施暴者"双眼血红、力大无穷,被击中仍能持续攻击",这与影视作品中僵尸的特征惊人相似。法医实验室的报告显示,这些"类僵尸"行为者体内检测出新型合成毒品与神经的混合成分。
装备类型 | 传统警用装备 | 针对性升级装备 |
防护装备 | 普通防刺服 | 碳纤维加强型护颈 |
约束器具 | 手铐与约束带 | 电磁吸附式固定装置 |
非致命武器 | 催泪瓦斯 | 神经抑制声波发射器 |
在建设路商区的立体围捕中,特警队长老王发现常规的三角包围阵型完全失效。"这些家伙根本不怕痛,被辣椒水喷脸还能往前冲。"他们不得不把训练手册翻到最后一页——那页原本写着"极端情况处置预案"。
菜鸟警员小林永远记得那个暴雨夜。当他被扑倒时,突然想起培训时教官的话:"遇到野兽,你要比它更疯狂。"他反手把强光手电塞进袭击者张开的嘴里,这个本能的动作后来被写进新版《应急处置手册》。
指标 | 常规冲突 | "僵尸"事件 |
平均处置时长 | 8分钟 | 47分钟 |
警力投入比例 | 1:3 | 1:8 |
装备损耗率 | 12% | 68% |
五金店的老板发现,最近防暴盾牌的销量超过了菜刀。幼儿园老师教孩子们唱新编的《安全儿歌》,便利店收银台后面藏着改装过的电击器。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在悄然发生变化,就像皮肤下的毛细血管在重新生长。
秋风吹过布满抓痕的警车外壳,老张把新领到的声波干扰器别在腰带上。远处商业街的霓虹依旧闪烁,巡逻车的红蓝顶灯在玻璃幕墙上投下细碎的光斑,仿佛在演奏一首无声的安魂曲。
2025-08-02 18:37:53
2025-08-02 18:32:24
2025-08-01 20:55:04
2025-08-01 20:51:00
2025-08-01 19:13:58
2025-08-01 15:51:03
2025-07-31 22:33:22
2025-07-31 22:18: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