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,我第27次被起义军攻破宫门。电脑屏幕泛着蓝光,映着桌上吃剩的泡面桶。这个周末我彻底栽进了《王朝崛起》的帝王模拟系统,连楼下便利店老板都开始用"陛下"称呼我——毕竟这周我已经找他借了三次充电器。
游戏的新手村设计得像清明上河图活了。我的角色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,蹲在汴河码头叫卖炊饼。这里每个NPC都有独立的行为逻辑:挑着担子的货郎会跟守城兵卒讨价还价,茶肆里的说书先生能背出半本《东京梦华录》。
平民阶段的生存法则:初始职业 | 日收入 | 晋升路线 |
码头苦力 | 50文 | 工头→漕运管事 |
茶馆伙计 | 40文 | 账房先生→商行掌柜 |
私塾学童 | -20文 | 秀才→县丞 |
那天下着游戏里的梅雨,我在虹桥边捡到本残破的《盐铁论》。系统提示学识+3的瞬间,巡盐御史的马车恰好经过溅了我一身泥——这个细节后来在户部查账时派上了大用场。
当我终于存够十贯钱买笔墨时,才发现考秀才要过五关:
最要命的是策论题,有次题目是《论均输法在江南水患中的改良应用》。我翻烂了游戏内置的《梦溪笔谈》,发现沈括早记载过类似案例——这种藏在细节里的历史考据,简直比背《五年科举三年模拟》还刺激。
当上七品县令那天,我收到了三份"贺礼":
游戏里的权力平衡系统堪称精妙。有次我判了盐商败诉,第二天就发现官仓老鼠把账本啃了。师爷提醒我该去城隍庙上香时,我才反应过来这是系统在暗示吏治清明度下降。
人物 | 特征 | 应对策略 |
钱通判 | 每句话都带算盘声 | 让账房做两套预算 |
赵主簿 | 随身携带《大诰》 | 谈话前先背段太祖训 |
周县尉 | 武艺高强但路痴 | 剿匪时配个向导 |
历经三次削藩失败和两次宫变,我终于在游戏时间景和十二年登基。但龙椅还没坐热,户部尚书就呈上写着"国库仅余纹银八万两"的密折——这还不够修半座避暑行宫。
某次早朝让我印象深刻:
我盯着游戏里栩栩如生的蟠龙柱,突然理解嘉靖皇帝为什么热衷修道了——这烂摊子谁爱管谁管!
有次为追查贪腐案,我意外解锁了《万历会计录》全本。游戏里还原的明代财政体系复杂得令人发指:从夏税秋粮到折色火耗,连运送漕粮的损耗比例都和《明实录》记载的分毫不差。
更绝的是后宫系统,妃嫔们的首饰样式会随真实历史潮流变化。有年春天,整个后宫突然流行起马面裙,系统提示这是参考了《天水冰山录》里严嵩被抄家的服饰清单。
窗外的晨光透过窗帘缝隙漏进来,游戏里的新科进士们正在东华门外唱名。我揉了揉发酸的手腕,决定再开一局——这次或许该试试从丝绸商人起家,说不定能重现《清明上河图》里"赵太丞家"药铺的辉煌。
2025-08-17 16:55:52
2025-08-17 16:13:11
2025-08-17 15:43:18
2025-08-17 10:09:46
2025-08-17 08:56:27
2025-08-12 15:14:09
2025-08-12 12:48:34
2025-08-11 19:52: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