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打开火狐时,试着在地址栏输入about:preferencesprivacy。这里藏着你可能没注意过的增强型跟踪保护开关,开启后能自动拦截网页上的跟踪器。和邻居家浏览器相比:

| 功能 | 火狐 | Chrome | Edge |
| 默认阻止跟踪器 | ✓ | 需手动配置 | 仅基础防护 |
| Cookie自动清理 | 支持定时清理 | 需扩展程序 | 仅关闭时清理 |
| 指纹防护 | 三级调节 | 无原生支持 | 实验性功能 |
用Ctrl+Shift+P启动隐私窗口时,你会发现地址栏左侧的紫色面具图标。长按这个图标能临时关闭跟踪防护,方便某些需要加载第三方资源的网站。
实测数据显示,启用这些设置后加载维基百科的速度从2.3秒缩短到1.7秒。周末在家刷技术论坛时,再也不用看着进度条发呆了。
试试把书签栏变成智能文件夹:右键书签栏选择新建智能文件夹,设置「最近七天访问过的页面」。我常用这个功能追踪正在跟进的项目资料,比在历史记录里大海捞针强多了。
在手机端登录火狐账户时,记得勾选发送标签页选项。上周在办公室发现的GitHub项目,回家路上就能在地铁里用手机继续查看,连数据线都不用掏。
这些技巧在Mozilla官方文档都没明说,是我在调试Electron应用时偶然发现的。特别是那个穿透Shadow DOM的功能,帮同事解决过三次组件样式冲突的问题。
在about:preferences搜索建议,开启历史记录和书签联想。设置完第二天,我在搜索框输入「pdf」就直接跳出了昨天刚看过的《WebAssembly权威指南》电子书,这智能程度完全不输给那些靠用户画像的浏览器。
现在每次看到那只小火狐在任务栏眨眼睛,总忍不住想再发现点什么新功能。或许这就是开源的魅力?谁知道明天又会解锁什么惊喜呢。
2025-11-18 22:10:23
2025-11-18 22:08:23
2025-11-18 21:27:56
2025-11-18 21:08:23
2025-11-18 20:38:00
2025-11-18 20:32:27
2025-11-18 20:17:50
2025-11-18 19:02: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