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我被海浪拍到沙滩上时,嘴里还含着咸涩的海水。左脚的鞋子早不知道掉哪儿去了,牛仔裤被礁石划破个大口子。这时候千万别学电影主角先仰天长啸——我亲眼看见隔壁沙滩刚爬起来的哥们,因为大喊大叫引来了三只鬣狗。
第二天太阳刚冒头,喉咙就像被砂纸磨着。这时候可别傻乎乎地直接喝椰子汁——我见过有人连喝五个椰子水拉肚子脱水而亡。按《野外生存指南》里的土法子,我用了三招:
清晨露水采集 | 把T恤摊在草地上,日出前能拧出200ml淡水 |
香蕉树取水法 | 在树干上斜砍三刀,用竹筒接滴落的汁液(每小时约30ml) |
简易蒸馏装置 | 挖沙坑埋海藻,塑料布接蒸发水汽,每天稳定150ml |
有天下暴雨,我兴奋地张着嘴接雨水,结果当晚就发烧——后来才在《热带病防治手册》看到,雨水要煮过才能喝。还有次跟着猴子找到的水潭,差点成了鳄鱼的外卖。
我的第一个"房子"是用棕榈叶搭的三角棚,结果半夜被风吹得只剩裤衩。后来摸索出三层结构:
有次台风天,我缩在棚子里啃烤鱼,看着外头被刮跑的野猪,突然觉得这破窝还挺温馨。记得在庇护所周围撒圈碎贝壳,夜里听见响声能预警。
最惊险的是有天早上发现泥地上的掌印,比我的手掌大两圈。那天我抱着燃烧的木头守夜,把准备偷袭的黑熊熏得直打喷嚏。后来在《哺乳动物图鉴》确认是马来熊,算是岛上最危险的邻居。
第三周发现沙滩有陌生脚印,我用藤蔓在必经之路做了三个绊索陷阱。第二天果然逮到个想偷淡水的家伙,那小子裤腿里还别着把鱼枪。最后我用两个椰子和解,但从此睡觉都握着石斧。
安全守则 | 实战教训 |
食物分三处藏 | 被抢过晒鱼干后学乖了 |
每天换营地记号 | 用不同形状的石头堆做路标 |
制作假物资点 | 在假树洞里放带刺的毒藤 |
当我用六百多根竹竿扎成木筏那天,正好是登岛的第47天。帆是用二十件破T恤缝的,船舵是半块冲浪板。最后检查物资时,往夹层塞了熏鱼干和装满淡水的葫芦。
推筏子下海那刻,潮水漫过脚背的感觉和刚来时一样凉。回头看了眼生活过的峭壁,那堆篝火的余烬被海风吹得忽明忽暗,像极了第一个夜晚颤抖着手打火石的样子。
2025-08-12 09:33:04
2025-08-12 08:42:20
2025-08-12 08:34:17
2025-08-12 08:21:31
2025-08-11 20:10:50
2025-08-11 20:10:44
2025-08-11 20:10:18
2025-08-11 20:09: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