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,我第N次关掉自动巡航模式,看着屏幕上闪烁着红色警告的采矿船,突然意识到这个叫「偌星」的太空策略游戏正在悄悄改变我的生活节奏。作为经历过《EVE》硬核洗礼的老玩家,我原本以为没有什么宇宙沙盒能让我再栽跟头,直到在偌星的星域里连续三天被同一个海盗玩家打劫——而且对方每次用的都是不同配装的护卫舰。
新手教程结束后的第一个月,我的星图标记里堆满了"富钛矿区"、"氦-3富集带"这类坐标。直到有天在空间站偶遇个顶着「星际二道贩子」ID的玩家,他仓库里那些标注着「星门管理局特供」的跃迁引擎零件,价格是系统商店的1/8。
资源类型 | 常规产出点 | 暴击时段 |
量子结晶 | 中子星残骸带 | 舰队战结束后2小时 |
反物质燃料 | 星云核心区 | 新玩家登录高峰期 |
还记得用巡洋舰运载着价值半个月积蓄的矿物,结果在穿越虫洞时被引力潮汐撕成碎片的那个夜晚。后来在玩家论坛看到个热帖《论货舱里放三个引力稳定器的必要性》,回帖里清一色的"血泪教训+1"。
有次我带领的探索舰队误入古代文明遗迹,全队传感器突然失灵。靠着老玩家教的土办法——把通讯阵列调到241.35MHz接收宇宙背景辐射,竟然破译出了隐藏的空间站坐标。这种意料之外的惊喜,正是偌星最让人着迷的地方。
本以为在浩瀚宇宙中会是永恒的孤独漫游,直到有天收到来自「星尘同好会」的救援信号。当时我的科研船因超空间引擎故障困在小行星带,这个由退休工程师和天文爱好者组成的玩家联盟,不仅远程指导我重组了能源矩阵,还送来了用3D打印机制作的金属质感星系模型。
最近我们正在筹备「星际人类学」研究项目,试图通过分析NPC的贸易路线来预测下个版本更新内容。虽然知道可能在做无用功,但看着文档里密密麻麻的观测数据,突然理解了那些在真实天文台守夜的科学家们的心情。
在参宿四星域的玩家自建空间站里,有个总播放着爵士乐的主题酒吧。老板是个把货船改装成移动厨房的料理爱好者,他开发的「超新星辣酱」配方(需要收集超高温等离子体作为催化剂)已经成为星系网红商品。有次我亲眼见到两个正在交战的玩家舰队,居然同时停靠在这里补充咖喱能量块。
窗外的星云正在坍缩成新的恒星,通讯器里传来陌生玩家的曲速引擎故障求助。我抿了口用电磁辐射调制的虚拟鸡尾酒,把刚写好的《虫洞穿梭安全手册》拖进联盟共享文件夹。或许明天该去探索那个标注着"可能有太空水母出没"的未编号星系了?
2025-09-14 13:53:50
2025-09-14 13:24:19
2025-09-14 12:49:36
2025-09-14 11:59:49
2025-09-14 11:02:19
2025-09-14 10:35:18
2025-09-14 09:47:34
2025-09-14 09:20: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