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讲机里传来值班室沙沙的电流声时,我正蹲在警车后座啃着凉透的肉夹馍。这礼拜第三起珠宝店失窃案,监控里那个戴着鸭舌帽的身影总能在警报响起的90秒内消失——像地沟里的老鼠。
装备类型 | 重量 | 隐蔽指数 |
战术腰带 | 1.2kg | ★★★ |
微型摄像头 | 58g | ★★★★★ |
声波定位器 | 320g | ★★★ |
老张总说我勘查现场像在玩现实版大家来找茬。上次在城东旧货市场,就是在空调外机支架上发现了半枚带铁锈的鞋印,这才锁定嫌疑人穿的是已经停产的工装靴。
记得去年抓李三那回,那家伙从二楼雨棚往下跳时,我的战术腰带卡在了消防梯上。现在我的腰包里永远塞着两包能量胶,还有自制的立体地形记忆法——把每片区域的建筑结构编成顺口溜。
地形类型 | 追击策略 | 危险系数 |
连环天台 | Z字包抄 | ★★★★ |
地下管网 | 声源诱捕 | ★★★ |
商业综合体 | 电梯狙击 | ★★ |
上周在建材市场,有个毛头小子顺着脚手架往上蹿。我解下战术腰带的瞬间,突然想起训练手册第47页的重力预判法——把阻车器抛向三点钟方向的卸货区,果然在他着地前形成了三角封锁区。
暖黄色灯光下,我给嫌疑人递了第三杯温水。他的手指在一次性纸杯上留下环状水痕,这跟去年博物馆案发现场的展柜玻璃上的痕迹完全吻合。《犯罪心理学实务》里说,这种无意识的动作重复,往往意味着...
结案报告写到第18页时,物证科送来个透明密封袋。里面是被缴获的作案工具——把改造过的玉石切割刀,刀柄处细小的豁口,和三个月前玉器店失窃案监控里闪过的寒光完美重叠。
窗外的晨雾正在散去,我往咖啡里又加了包白砂糖。警局后巷的早餐摊飘来油条香气,执勤表上新的案件编号已经跳出来。对讲机在充电座上闪着绿光,随时准备响起那声熟悉的:"各单位注意——"
2025-10-17 16:35:55
2025-10-17 16:34:50
2025-10-17 16:33:53
2025-10-17 16:33:30
2025-10-17 16:32:55
2025-10-17 16:31:10
2025-10-17 16:30:18
2025-10-17 16:29:49